观点文章

◆圣博华康案例解析系列之四 政府为文化付出,城市为文化喝彩

[ 研究背景 ]城市中的创意产业园区是一个可以把产业和文化成功融合在一起的机会,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在这里得以实现产业化,大放异彩。我们对文化实现方式的探寻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西宁,我们从产业链的源头顺流而下,觉察到了文化二字更多潜在的价值。
 

“用文化战胜经济危机”

日前圣博华康在西宁揭开了城市的文化新地标———预计耗资 1.5亿人民币的西宁文化产业园的设计图与战略发展报告。虽然当前金融风暴席卷世界,但亲临指导的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与市委书记王建军明确表示文化产业园设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肯定了圣博华康的工作,为大家树立了“用文化战胜经济危机”的信念。

西宁文化产业园坐落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原为一座废弃的汽车制造厂。建成后的产业园将 以销、展、会、办一体的功能形态实现文化与产品、旅游与购物、商务与生活的结合,成为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的首个旗舰项目。在这里, 以工业气息为主调的建筑外形将保留老厂房主要构件的历史感,把来到这里的人们吸引在一个弥漫着文化气息的磁场中,内部则采用多重设计手法,使空间更符合现代商业与商务空间的各种需求。

作为专业从事园区研究与规划设计的咨询机构,圣博华康曾走访和研究了国内的各种文化产业基地, 有些是文化园区,有些是艺术家村,其实有很多地方并没有产生效益,失败的原因很多,很多都是在策划与规划环节上的失误或考虑不周。有鉴于此,在此类项目操作中,我们一直秉承着自己的服务理念,旦要 构思好文化产业园,首先必须通过对地脉的挖掘、文脉的研究、人脉的剖析,将产业的参与者、相关者的行为方式、经济活动与项目发展理念充分结合,创造出属于特定地段的特定建筑形式,以及选择适合特定人群的特定功能,真正发挥出文化产业园应有的作用。这一次,我们有幸在提供规划设计服务的同时,与青海省西宁市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到项目发展模式的研究中,这让我们有机会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探索文化产业园建设的更深层次意义和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

 

  为文化付出,政府该扮演什么角色?

  “为推动西宁文化产业园及其他文化产业项目实现突破,西宁应立足现有基础和自身优势,建立以西宁文化广播电视局为核心的资源统筹与调度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资源参与投资与运营,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最大化。”——原引《西宁文化产业园整体策划报告》

回顾我国文化产业首先的进程,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在文化和文化产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跟各级政府的推动是分不开的,政府的推动在文化事业上面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但在推动文化产业方面,政府的作为其实才刚刚开始。西宁市有关部门与其他地方一样,在文化产业当前阶段,需要解放思想,探索更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与方法。做到这点仅靠一些政策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够的,深入到运营和管理层面会遇到非常多的阻力,比如对文化产业市场运作还是缺乏经验,容易形成错误引导,比如容易忽略市场的真正需求而进行盲目化、泡沫化发展等。

政府为文化付出还需有的放矢。我们认为,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不同的阶段,应该逐步地降低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所以,为了推进西宁及整个青海的文化产业发展,西宁文化产业园将采用新的发展模式,由具有产业改革推动能力的主体来推进项目实施,这样就具备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我们选择了具备一定产业市场化运作能力的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作为推动项目进入实质发展阶段的核心主体,希望这样能够吸收与整合好西宁与青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培育与推动具有市场化发展潜力的商品与服务如藏毯、唐卡等走到台前,然后等项目进入到若干阶段以后逐步放开,只负责监管,取代财力与人力的持续投入。同时我们也呼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市场的建设及编制城市文化产业规划。从主导者到监管者,政府的转身将为西宁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用文化改变城市,让城市为文化喝彩!

“依托文化产业园建设,控制好区域发展要素的流动,积极开拓文化产业链,成为区域发展的龙头。贯彻并坚持区域发展以 生态启动为先、生活方式为继、产业推动为本的启动策略”——原引《西宁文化产业园整体策划报告》

文化产业园在策划过程中,我们要求园区内容要符合资源的条件和具备社会核心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尽可能地去提升内容的含金量,绝非要求文化产品的内容越多越好。而是说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当中,我们站在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问题,即用文化改变这座城市。

作为一个产业园,西宁文化产业园的使命理所当然是积极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和升级,而作为西宁这样一个文化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城市,当务之急是将产业链上游的项目向下游延伸,产业链下游的项目向上游拓展,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放大项目的带动作用,达到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发展的目的。有鉴于此,西宁文化产业园将在运作中考虑 与城市旅游产业、休闲产业、流通业、轻加工业等产业联动发展,采用具体措施比如打造文化旅游定点目的地、设立产业孵化与服务中心、联动区域文化产品加工、销售、物流服务开发等来打造西宁文化产业链的雏形。

此外,文化具有改变城市的能力,一个具有突出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将可以引领更大范围的城市发展,西宁将利用这个重大旗舰项目带来的优势,在项目西侧的南川东路与南川河附近择地建设城市 CCD空间, 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这样不仅确定了项目周边发展导向和项目的核心地位,而且未来将以文化产业园为龙头,推进区域形成 无污染、精细化、专业定制、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主的发展导向,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极化效应,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根据长远规划,这里将形成文化产业为支柱的专业化产业群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可以说,西宁文化产业园的价值将远远超过自身商业价值的回报。

 

总而言之,一个文化产业园的正常发展,有赖于“政府为文化付出,城市为文化喝彩”。从此,西宁将因西宁文化产业园而有所不同,而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的认识也会走向更为深刻的层面。

[ 圣博华康观点 文化对一个城市的改变是根本性的,以文化为龙头撬动产业链,并积极推进产业链的成形和适时升级,是将文化影响最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友情链接: 中国开发区协会  |   上海现代服务业研究院  |   上海文化创意联合会  |   备案查询  |  

[扫一扫、加关注]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889号C3幢3楼 咨询热线:18001896285 办公电话:86-21-58996072 网址:http://www.ssupcc.com

咨询策划|园区运营|产业服务|投资顾问

上海圣博华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11548号-1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