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文章
“艺术产业园”和“创意文化区”
设立“创意文化区”和设立“艺术产业园”不同,其涉及很多层面,是创意产业如何在服务业、重工业、轻工业、纺织业……等等的体现,有无穷的空间,举例说,创意产业从MBA看到,明星韦德脸上贴的止血帖是美国国旗图案,创意产业用上去了;还有香港商场用DVD和避孕套棞绑销售,这就是创意产业。当下,中国珠三角区和长三角区很多来料加工贴牌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处于产业“U”型曲线的低端,需要“自主创新”,所以有很大的创意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国的很多创意没有资金去生产,去实施。这两者的矛盾,这两者的桥梁,正适合“创意产业园”去搭建。
由此看来,“创意产业园”于全国各省、市、县确实需要到处设立,但要明确“艺术产业园”与“创意文化区”的不同,“创意文化区”是主攻设计、广告、服装、电影、文学、音乐等等,这些对经济产业的拉动,对城市的运营,对城市的空间都起直接拉动效用。概而论之,“创意文化区”确实需要在全国各城市立项,需要雨后春笋般成立,但问题是怎么立。
“创意文化区”的立项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撬起“创意文化区”板块,并采创意文化区的精髓反哺当地的建设,极大地提升当地整个城市运营,乃至整个区域板块的再造、升级,更好地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制造,更好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
先来分析“创意文化区”于宏观背景下的形态:
“艺术产业园”、“创意文化区”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系。
“艺术产业园”和“创意文化区”的立项需要联系“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到了可持续科学发展,其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需要进行产业的再造、升级,需要自主创新,所以06年就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由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具体实施是先规划,规划完再到计划,再把计划落实下去,并把计划物化,变成可以计算考核职能部门的标准。但很好的战略,如何把执行落实,出现了一些偏离的现象,就是全国“艺术产业园”一窝蜂现象。所以要探究“艺术产业园”、“创意文化区”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系。
其一,探究“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早期富起来的不是高端的文化人,而是那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钱看” 的人,并且很多是地域性原因和历史原因富起来,由于地域原因富起来者,或洗脚上田者,靠胆大,灵活,钻空子,靠运气发展起来,富了不去投入,缺乏一种长远的,理性的,规律的发展,现在叫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要扭转局面,倡导知识文化的价值,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也就是大力发展创意文化。
其二、可持续发展指未来是可以预计的,理性的,按规律发展的,这个理性的规律的发展就要探究市场经济的本质原因,本质是欧美的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都是一种走向理性,规律的社会,那么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理性和规律发展就是国家整体的提升,而国家整体的提升就要全民知识提高,使国人知识文化越高收入越高,这需要创新文化来促进产业的再造、升级,这也就需要全国大力倡导发展“创意文化区”,这是背景。
其三、社会投资渠道有限,股票、基金,房产,这些变幻大,风险高,无法相当于一种职业,一项事业,带赌博性质,未能有效促进国人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创意文化产业,需要产业创新,需要国人文化水平的提升,故提出“创新型国家战略”,是带有社会学针对性,更有社会作用,社会意义,故应大力发展“创意文化区”。
其四、“创新型国家战略”是提升全民进步,提升全民的素质,这需要文艺来提升,文艺比较直观,而且全民的和谐进步将使文艺的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两者互为促进。
其五、国家走入全球化,世界格局在改变,带来国家的竞争,区域经济的竞争,国家的竞争是区域的竞争,区域一体化下各城市群需要差异竞合,强强联手,以加强整体实力来加入全球竞合,如此全球化浪潮下,世界500强的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加强,市场更多需要技能型的人才,这就需要发展创新型产业了,这就是要发展“创新型国家战略”了,也就需要发展“创意文化区”了。
但纵览全国各地的“艺术产业园”和“创意文化区”,可以说未能很好地理解何为“创意文化区”,为什么办“创意文化区”,如何办“创意文化区”.
“艺术产业园”、“创意文化区”立项理念
立项“艺术产业园”和“创意文化区”应当有思想家的头脑,战略家的眼光,城市运营商的知识,这样跨学科,宏观把握,切入当前,兼容并蓄,触类旁及,定能在总体上运筹帷幄。可以说,“艺术产业园”和“创意文化区”的设立,并不只是艺术的问题,不应局限于艺术家、批评家、艺术理论家来办,更不只是建筑、传播,广告、设计的问题,不是这些专家力所能及。“创意文化区”的设立,应当由战略家,思想家来办,应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城市运营的问题,并且三者是互为联系,互为促进,并综合体现在“创意文化区”的立项上,换言之,“艺术产业园”和“创意文化区”的立项是三者的一个引爆点,一个引擎。
那么,这个“艺术产业园”和“创意文化区”就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发展的“发粉”、“药引”,使产生文化威力。也即是说,用市场经济促进文化,再用文化反哺市场,促进板块的升级换代。文化产业区一定要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没有市场经济的辅助,文化的传播是有限的,这是市场经济的武器。现今,中国神州大地没有那一个地方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包括身处象牙塔尖的教授、博导,如果不考虑市场经济,“艺术产业园”和“创意文化区”将是无源之水。所以首要考虑“艺术产业园”的艺术家的出路,也是“创意文化区”出路,这是造血功能,园区及艺术家没有出路,就会变死区,变成劳民伤财,商家唉声叹气,怨声载道,政府互相推诿,文过饰非。
怎样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文化产业区、城市、区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公离不开婆,婆离不开公”,“秤离不开铊,铊离不开秤”,需要一种系统思维,需要对产业区所在区域、地域及城市的风土人文、经济命脉,产业布局,文化形态,空间形态作一番调研,然后对“创意文化区”(或“艺术产业园”)进行市场化的定位,文化延伸,消费取向,品牌塑造,无形资产提升,综合起来叫理念设计,设计出艺术区的神韵,自能“千山洞开,拓野千里”.
最后,高屋建瓴,纵横开阖,由宏入微,由国外到国内,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大势,找出自身的优势特色,也就是找准文化创意产业的神韵,从而全新定位,找准对接点,占据制高点,内引外联,要素梳理整合,虚实结合,搭建起运作平台,以创意文化区为突破点和引爆点,上升为城市整合营销,区域经济竞合,建设创新型社会,并吸引投资,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