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工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近现代“全民所有制”或“国有”企业的代名词,是中国当代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族工业的基础,这批工业跟共和国一起成长,一起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业激情,一起经历了“又红又专、根正苗红”的十年激情文革,一起走过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阵痛。“红色工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特定历史时期 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综合生产成果的结晶,时到今日,尽管其中的一部分已经在改制的浪潮中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那种红色的记忆和那个年代“忠于国家、钟爱事业、乐于奉献”精神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财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不息,而这种精神 仍然在继续影响和浸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不可否认,中国目前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是越来越快的技术更新推动工业高度文明过程中在城市扔下了大量的不同时期的工业遗存,另一方面,这种高速发展也给人们带来多元的价值取向,带来了极其丰富、崭新、前瞻、活跃的文化大观,成为社会生活中亮丽的时尚风景线,而时尚文化作为反映一定时期社会发展变迁的文化大观的缩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蔓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着人们的价值观。在这个特定的经济发展转型时期,无论是海派的田之坊、 1933,还是京派的 798,抑或是伴随着这种浪潮兴起的各地文化创意园(街)区,各家在保护这些优秀工业遗存的同时,都试图实现工业文明与时尚文化价值完美的结合。江城壹号作为中国当代“红色工业”遗存保护与时尚创意文化的产物,将在整个项目 运营中将红色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多元时尚文化的注入相结合构成整个项目核心的价值观。
一、传承武汉汽车“红色工业”价值观
武汉江城壹号地处古田板块核心区古田板块和南泥湾大道交汇处,原武汉轻型汽车厂西厂区内,该项目占地约 110亩,现共有大小厂房和附属办公楼 32幢,面积约为 32000平方米。结合该项目地处的位置,拟在原老厂房基础上进行改造,全力打造武汉硚口第一个创意创意产业文化园区,该园区建筑面积约6.5万平米,建成后将成为古田商圈 内集创意办公、创意展示、创意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时尚园区。
图 2:轻型吉普车资料
江城壹号的前身是武汉轻型汽车厂西厂区,同大多数的国企一样,该厂曾是 国家定点生产汽车的重点企业,是全国 28家轻型汽车制造厂家之一,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辉煌一时,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汽车工业的代名词。从抗美援朝时期组装 3辆 M-20引擎美式吉普车 (图 2) 成为武汉市最早生产的整车,到 1975年年生产 211型吉普车达到 1765辆,到 80年代辉煌时期的主打产品 WH-213轻型汽车,到 1994年独立设计生产的 武汉牌汽车 (又被称为 WUHAN或者称为康达,见图 3)下线,到将 80%资产无偿划归东汽公司,合资组建“东风武汉轻型汽车公司”,再到后期关闭停产,武汉轻型汽车厂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作为当代“红色工业”的代表静静地遗失在江城的硚口,只有那一排排建筑优良的红砖厂房在参天的树木中见证过历史的辉煌。
(该车采用了 TOYOTA(3y)发动机,最高时速 160公里,空调设施齐全,质量可靠,在停放 13年后发动自如,后因轻机厂破产,没有大量上市)
今天,当我们试图重新赋予这片土地新的使用功能和发展定位时,我们是不是要传承这片土地曾有过的的精神,通过保留红色的砖瓦厂房外观来记住那个红色年代的辉煌,通过商业的活力来传承那个岁月奉献拼搏的精髓和知难而上的灵魂。
二、实现江城壹号 “居民共享”价值观
2008 年 5月,江苏徐州“彭城壹号”项目启动,该项目只有狭长的一面朝着马路,周边其他三面分别被破旧的黄学巷、牌楼市场、金地小吃街等包围着,脏乱差的环境制约了该地块的价值提升,导致很多商家到项目看了转身而去,给项目前期招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种背景下,集团首席经济师孙业利博士适时提出了“大彭城壹号”价值观,积极与周边的金地商都、牌楼市场等发展商进行协调沟通,积极牵头联合政府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改造治理,通过一年左右的努力,彭城壹号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改变了建筑本身的外观,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周边的环境,提升了徐州核心商圈的整体价值,最直观的反应时周边物业的租金从 2008年底 60元 /㎡·月提升到 2009年底 200元 /㎡·月,不仅给项目本身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的是带动周边项目价值提升,真正实现了项目价值共享。因此,“大彭城壹号”价值观的提出并在实践中成功地实践,给我们江城壹号带来很大的启示。
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工业基地,古田社区集中居住了大量的产业工人,特别是江城壹号周边居住了原轻汽厂的职工,这些工人作为武汉轻型汽车产业主力军,曾为武汉汽车工业的兴起、壮大和繁荣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同众多项目一样,这些老的居民居住环境也存在脏乱差的现象(见图 4:江城壹号古田四路南围墙居民居住现状),而且目前江城壹号周边与居民之间存在一堵围墙,这些围墙的存在成为一种阻隔,割断了江城壹号项目与周边居民平等的交流、沟通、对话,割断了我们江城壹号创造的文化价值观没有办法向周边延伸。我们不能封闭,我们要打开这座围墙,让江城壹号的文化向墙外延伸,让江城壹号的价值可以让周边居民共享,“ 要把居民融入进来,居民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现在要做他们的价值,要让那些居民感到他们是跟我们是一体的,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居民有增加就业,得到城市发展的实惠,也体现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包容性增长这样一个观念。 ① ”
三、打造“冠军文化”价值观
“冠军摇篮”成为硚口区对外交流与交往的主打名片, 武汉是一九八四年新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全国唯一一个连续每届都有奥运冠军的城市, “ 跳水皇后 ”伏明霞,中国女乒教练乔红,女网双打冠军李婷,羽坛名将韩爱萍、高 崚,还有 韩晶娜、刘黎敏、肖海亮、杨维、李婷、胡佳 ……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武汉市 硚 口区,因此,硚口也因此而被誉为“冠军摇篮”,先后 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 ”,被武汉市授予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突出贡献奖 ”。
江城壹号作为汉西时尚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将成为展示硚口各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项成果的重要载体,将在园区内规划“冠军大道”、“冠军广场”等人文景观,展示 14位世界冠军的风采,“ 我们会有一个文化广场,市民休闲广场,市民亲临广场,我们会有很多的主题来做,同时,我们对一个城市开发的模式提供了很好的价值,利用旧厂房老区域给城市一个新内容,新的面孔,这是一个城市价值② ”通过这些广场来 铭记每个冠军的名字,铭记这些属于硚口的辉煌,将武汉独有的体育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四、植入“时尚体验”价值观
20 世纪 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 “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 ”的观点,从而在全球掀起了关于体验经济的讨论和实践,从此,有关体验经济的各种专著学说,众说纷纭,仁智者见仁。但 在体验经济时代, 生产及消费行为产生了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产品的娱乐性、游戏化正是人们本性回归的体现,是人们日益追求一种休闲的、愉悦的生活方式,娱乐不仅是一种最古老的体验之一,而且是一种更高级的、最普遍的体验。③” 体验经济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明确的猎奇性、目的性、炫耀性、记忆性。比如,消费者为什么要到江城壹号,就要求江城壹号能够满足消费者这些心理,要求江城壹号的商家在经营上具有鲜明的经营特色,因此,我们在江城壹号具体的业态规划方面,要兼顾到这些特点。
具体来说,江城壹号业态规划上要有选择的引入一些业态,把特色做足,比如影院引进,不是引进单纯的院线,引进的院线也不是单纯满足消费者看电影的需求,而是要综合考察院线的能力,是不是可以让院线利用强大的演员资源到街区进行互动,能否整合导演资源为武汉的老百姓拍出一些专题片渗入到平常的百姓生活,能否利用街区保留的“红色工业”的厂房遗存拍摄影视作品,能否选拔最普通的老百姓作为群众演员参与到影视作品的拍摄,通过院线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让更多的消费者甚至平常的百姓都能有机会参与到街区活动中,体验到一种时尚的、多元的街区文化,享受这种参与的乐趣。再比如引进 KTV的业态,也不是单纯的唱歌概念,而是让消费者体验唱的乐趣同时,能够为消费者制作甚至小范围发行自己的唱片,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一种被“造星”的欲望,一种被人追捧的感觉,一种可以向身边朋友炫耀的满足。在婚纱摄影业态引进,同样不要停留在传统的平面拍摄层面,是否可以改变传统的平面婚纱为具有冲击力的视频,为这些新娘新郎们定制很多影视剧本,如悲壮的《霸王别姬》式的,浪漫的《梁祝化蝶》式的,风流的《唐伯虎点秋香》,勤劳的《牛郎织女》,骑士风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天仙配》、《举案齐眉》等等,让新郎新娘的亲朋好友参与到这种短小影视拍摄活动中,过一把戏瘾,体验一种明星的感觉。还有另类酒吧、创意集市、风味巷、书吧等等。只有这样,江城壹号才能有特色,才能在武汉立足发展,占有一席之地。
五、坚持“选择招商”价值观
在招商范畴,很多业内人士热衷于辩论以下几种关系:一是各种业态之间拥有的比例,二是外地商家与本地商家的比例,三是主力品牌和非主力品牌的先后,四是商家大小主次之间优惠幅度。实际上, “市场认可才是最好的定位④ ” , 而进行这些辩论的同时对实现项目经济效益、完成项目开街指标是没有根本性帮助的,任何一个商业项目业态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的要求自发调节的,比例之间是动态变化的,在招商的实践中,只能设置一个大概的参考值,而不能作为绝对量化的指标;再比如本地商家与外地商家的关系,孰轻孰重,也没有绝对的参考价值,有些项目视本地商家为洪水猛兽而拒之门外,盲目地加大外地招商投入,结果往往不太理想,实际上,作为根植于一个地方的商业项目而言,引导嫁接培育本土品牌的提升发展壮大应该是一种责任,况且在招商实践中,一些外地品牌由于受到拓展计划的限制无法入驻,在招商的实践中只能先解决其拓展计划才能有可能让其入驻;主力品牌与非品牌谁先谁后,也很难有定论,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来决定。
就江城壹号的招商而言,我们原来也探讨了一些观念,现在看来,不一定要主力先行, 像原来运作彭城壹号项目一样, 我们仍然会坚持 “ 选择招商 ”的理念,彭城壹号选商的基础是因为地段的优势,市中心的地段会吸引商家 “前仆后继 ”涌入,江城壹号的选商基础是因为大武汉众多的商家资源,选商是出于项目生存的需要,如果我们降低了商家入驻的门槛,引进的商家层次跟不上我们项目运营理念,那么我们的项目必将没有特色,也将没有生命力。我们不是简单招商收租的概念,我们要确立的是我们江城壹号长效的运营理念,让入驻的商家接受我们的运营理念,跟着我们项目一起成长,一起分享项目的价值,这才是我们招商要走的路。因此,招商上,我们要针对每一个物业的特点,确定我们要引入的业态,然后根据这些业态做出具体的产业规划,提出具体的经营策略和经营理念, “一铺一标书 ”,广发英雄帖,面向国内外全部的商家进行招标招商,英雄不论出处,商家不论大小,让本地的、外地的、国内的、国外的、主力的、特色的商家拿出具体的竞标方案,参与到这种方案的竞争中,我们要面对这些商家进行选择,而选择的标准就是看谁能接受我们的价值观念,跟上项目发展的需要。这才是我们解决江城壹号招商瓶颈、打破原有招商手段的一次尝试和突破。
一个项目运营的模式是多元的,对商业地产来说,一种运营模式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会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一种成功的模式只能成为一种经验,而不能被简单地复制,可能被复制的仅仅是项目建筑外观,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江城壹号作为上个世纪武汉 “红色工业 ”的重要代表遗存,我们有能力、更怀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来打造江城壹号核心文化价值观,这才是我们的责任。
注:
①、②、④均摘自圣博华康首席经济师孙业利博士 2010年 11月 1日在江城壹号项目“价值设计”的讲话;
③选自 德国美学家席勒《美育书简》( 2002.12,四川教育出版社)
[扫一扫、加关注]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889号C3幢3楼 咨询热线:18001896285 办公电话:86-21-58996072 网址:http://www.ssupc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