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文章

分享:中国文化产业园90%亏损,文化产业空心化严重

( 摘要 :近年来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指引下 ,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迅速发展。然 而 ,据相关数据显示 ,在全国超过 2500家的文化产业园区中 ,接近90%还处于亏损和招商状态 ,真正盈 利的不超过 10%。 )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试行 )》中的定义 ,文化园区就是“进行文化产业 资源开发、文化企业和行业集聚及相关产业链汇聚 ,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 ,发挥 园区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特定区域”。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功能 ,就是要通过产业的集聚 ,来做大文化产 业。

造成当前文化产业园区普遍亏损的关键问题 ,在于园区运营商是否真正把园区定位为文化产业的集聚区。 目前国内真正称得上“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园区少之又少 ,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的同质化、地产化、 单一化、空壳化等系列问题值得深思。现在很多园区运营商 ,并没有明确做文化产业园的目标 ,只是利用 政策来做事 ,比如进行圈地 ,然后尽快地把地卖掉、把房子出租等等。最后 ,园区有的成为了普通的物 业 ,有的成为了普通的商业 ,有的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 ,有的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

真正健康发展的集聚区不是简单地依靠投资就能成为市级、区级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而是要靠园区的入 驻企业来带动整个园区的产业发展 ,逐步形成文化行业的相互合作,这样才能使园区产生附加值。投入再 大 ,如果园区最终还是以收取房租为主要盈利点,那只是变相的地产或者叫文化地产而已。面对其中的房 屋、土地等成本以及有限的收入等显示问题 ,华而不实的盲目投资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1, 文创产业园要探索盈利之路

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遍地开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调查显示 ,2009年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还不到 500个 ;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园区超过 2500家 ,其中国家已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 过 350个 ,分布于全国各地。随着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 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 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发布 ,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文化产业被最终确立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 业 ,各地随后掀起一股发展文化产业的浪潮。但有数据显示 ,只有不到 10%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真正盈利 超九成处于亏损、招商难局面。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大跃进式发展已有泡沫之嫌。专家提醒 ,滥建文化创意 产业园的潜在风险正在显现 ,文化创意产业园要积极探索盈利之路。

2, 区域 :应在中西部建立文化经济特区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 2012年 4月 21日统计显示 ,已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计 1216,园区分布于东、 中、西部地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认为,“这种非均衡式的发展有其合理性 符合产业发展规律。文化创意产业园必须具备科技、人才和多元性三种要素 ,但并不一定每个地方都具 备 ,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 ,更容易发展。但我们可以在中西部建立文化经济特区 ,不一定是以产业园区的 形式呈现,要给予其免税等相关政策 ,让好的元素流向中西部地区。西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发展 ,不是 靠简单模仿 ,而是要创造好的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

3, 投融资 :由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

2011 年年 12月授牌的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 ,由北京市发改委规划资金 2亿元 ,带动社会资本 8亿元 ,用 于基地先期建设 ,并计划在 5年内将整个基地的投融资规模扩大到 10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政府引导 下 ,吸引更多民营资本进入的模式正在形成。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 长宋慰祖向记者介绍,北京市 80%的设计类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政府主导型 ,在深圳 ,90%的设计类园区是 政府引导、民企投资主导。政府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园缺乏专业的服务和平台 ,但政府前期积极引导 ,则 能充分盘活市场 ,提高园区效益。

4, 资金 :民资应成投资主力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主体多元 ,国资、民资、外资争相进入 ,但民营资本是绝对主流。业内人士认 为 ,这块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 ,将吸引更多资本介入。这一现象在浙江尤为突出 ,民营企业宋城集团发展 文化旅游业就是典型案例。宋城集团先后开发了7个主题文化旅游景点 ,成立了宋城艺术剧团 ,每年演出 1000多场 ,观众 150多万。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范玉刚认为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多以“政府 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发展”模式建设 ,通过政策和财政扶持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源、市场、配套设 施等要素在园区集聚 ,凭着优惠政策招商建园 ,而不是市场力量自发驱动。国家可设立“文化发展基 金” ,建立包括贷款贴息、保费补贴、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等配套机制 ,引导体制内外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合 理流动与优化组合。政府应该努力优化环境和政策 ,园区的运行和发展由市场主导。

5, 专家谏言 :“不鼓励文化企业 候鸟式 迁徙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多是“撮合型” ,园区缺乏资源整合和上下游产业链协作 ,入驻企业同质化竞争严 重 ,产业集聚度低。甚至有一些房地产企业转行做起了文化创意产业园 ,收入依靠物业而非企业税收 ,导 致项目最终“变味”。产业集聚前提是企业集聚。有一些企业为了享受政府优惠政策 ,在各园区之间来回 跑 ,哪给的优惠多上哪 ,典型的“候鸟式”迁徙 ,造成资金和土地双重浪费。文化创意产业园必须按照产 业集聚规律重新规划、洗牌。政府不能给文化创意产业园过多政策优惠 ,应该形成激励机制,对于产业园 的产值、税收综合评比 ,只对产生或者能够产生效益的产业园加大扶持 ,优胜劣汰 ,最终建立良好的产业 环境。

6, “ 政府要严把审批关 

文化创意产业园数量庞大 ,能够盈利的却不到 10%,不少园区只是空壳。因此 ,我们要深入调研每个园区 的情况 ,为园区找准定位。“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五花八门 ,对于不少园区而言 ,“文化创意产业” 只是一个说法、一个名字 ,有些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政府用免租、返税的办法吸 引企业入驻 ,一些投机取巧的公司趁机寻找政策漏洞 ,频打擦边球 ,这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园区不是重复低端产业 ,而是要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文化产业升级。同时要严把文化产业园的审批手 续 ,严格调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数量 ,杜绝园区建设中出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一哄而上的现象。

7, “ 加强对文化产业园的认知度 

当前我们对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定位不清晰。对于学术界和政府来说 ,深化对文化园区的理论认 知、形成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标准规范 ,比评价某一园区对于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的作用更为紧迫。成 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特色鲜明 ,其管理和运营模式不可复制 ,但前期它一定要具备文化产业园的相关要 素 ,比如优秀的人才和优质的企业。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园都处于亏损状态 ,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文化 创意产业的认知不够 ,只有建立在充分认知和调研基础上 ,对园区的盈利模式有清晰认识 ,文化才不会成 为地产的附属品 ,文化创意产业园才能从财政赤字中突围。

8, 动漫 :动漫产业园应尽快实现 自我造血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现有各类动漫产业园超过 70个 ,既包括动漫企业群、高新软件园,也包括动漫主题 公园。国家广电总局认定的动漫产业基地就达 28家 ,包括四批共 20家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和三批共 8家国 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政府通过资金和场地的投入 ,支持动漫产业基地的建设。动漫产业园中以政府投入 为主的产业园占70%-80%。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邓丽丽指出 ,在资金上 ,动 漫产业基地主要以政府扶持为主 ,真正靠园区自我营收的很少。“从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上来说 ,动漫基 地建设是必要的。但目前经济上的投入产出很不平衡 ,这需要文化产业园发挥集聚效应 ,尽快让产业园拥 有自己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必须改政府”输血“ ,转为产业园自身”造血“ ,这是动漫产业园生存的核 心因素。”邓丽丽称。

9, 出版 :谨防数字出版基地变身 文化地产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增长迅速 ,从 2006年的 213亿元 ,增长到 2011年的 1400亿元,5年平均增幅近 50%。 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期末 在全国形成 8-10家各具特色、年产值超百亿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目前我国 已经建成 9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上海张江、重庆北部新区、浙江杭州、湖南中南、湖北华中、陕西西 安、广东广州、天津空港、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飚认为 数字出版基地整体建设情况良好 ,但数字出版基地建设还刚刚起步 ,要谨防方向走偏 ,变成“文化地产” 项目。“现有的 9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 ,年产值超百亿的只有 3家。”王飚表示 ,因此数字出版基地要加 强园区的管理 ,在政府给予必要引导前提下 ,让园区向差异性、多元化方向发展。可以借鉴江苏数字出版 基地模式 ,将产业链条辐射到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地 ,形成产业网络 ,扩大基地产值。

10, 影视 :影视基地亟待加强 顶层设计 

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除无锡影视城、横店影视实验区等十大影视基地外 ,各地已有及新修建的大中型影视 基地多达数十个 ,加上各地小型影视基地 ,总数超千个 ,总投资超过 500亿元。数据显示 ,千座影视城中 有 95%投资过亿元 ,但截至目前 80%亏损 ,15%勉强温饱 ,只有 5%可以盈利。重复建设和盈利不足 ,成 为影视基地无法回避的“致命短板”。“中国的影视基地迫切需要政府参与”顶层设计“ .”中国电影资料 馆副馆长饶曙光认为 ,顶层设计的核心在于 ,政府应加强对影视基地在整体布局上的指导 ,对数量和质量 严格把关。“虚火”并不可怕 ,毕竟影视基地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 ,需要不断积聚资本和技术。希望影视 基地的虚火 ,能够引发市场的自然调节能力 ,配合政府加强顶层设计 ,使产业走向优化整合。

友情链接: 中国开发区协会  |   上海现代服务业研究院  |   上海文化创意联合会  |   备案查询  |  

[扫一扫、加关注]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889号C3幢3楼 咨询热线:18001896285 办公电话:86-21-58996072 网址:http://www.ssupcc.com

咨询策划|园区运营|产业服务|投资顾问

上海圣博华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11548号-1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