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关于我们>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圣博华康简介

服务对象与能力

发展历程

愿景

新闻动态

新闻

“2.0版创意园”从上海走向各地 -- 解放日报调查

发布时间:2016-05-21 浏览次数: 1158
解放日报调查 2011年6月3日

创意的魅力

   编者按:圣博华康也许是一个我们很少见到过的公司,它既为城市发展做功能、形态和商务的规划,又通过创意园区的运营,推进规划的实施;它既是一个收租金的商业地产运营商,又为入驻企业提供多方位的集成服务,甚至提供融资服务和直接投资入股。因而,既广受很多城市的欢迎,又做新做大做强了自己。 

  圣博华康是一种新型的企业,它的经营之道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角度看,注重分析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紧贴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来规划和发展创意产业园区,这就使得它的定位能够更加契合市场的需求,使得它运营的园区,与其他只靠做二房东的园区比,显得与众不同,别有“创意”。从作为一家企业的经营角度看,圣博华康不固守既成的模型,不囿于成规定律,而是对通行的模式进行再创造――既当“头脑”出规划,又当“管家”负责全面实施,还当合作伙伴助力入驻企业,所以特点突出,优势明显,深受青睐。 

  园区也好,业态也好,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好,都是在不断出新的。各家各户的具体形态、模式,可以各不相同,但成功胜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在敢于创新、善于创意。这再一次地告诉我们,今天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在于创意,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也才能使自己得到不断的成长和壮大。 

  上海被冠以“创意之都”,在“一轴(延安高架)、两河(黄浦江、苏州河)”的整体布局上,散落着80个左右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6000多家。然而,近年来一些园区空置率较高、规划趋于雷同,以及50%左右的亏损率,都困扰着不少园区经营者。 

  有一家企业却拿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在全国包括上海已经投资和运营了8个创意园区,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年总产值45亿元,约合每平方米产值3万元。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经营创意园区有什么创新之处?日前,记者走进上海圣博华康文化创意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调查。 

从园区运营者到区域产业发展的撬动者 

  在别人看来,创意园区就是个园区而已,而在圣博华康创始人兼董事长孙业利眼里,园区同时也是个社区,更要服务于所在的城区。 

  圣博华康创立于2001年。由于做城市规划咨询起家,圣博华康介入创意园区领域,自然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城市视野”。 

  先有城市需求,再有园区设计,这种思路被孙业利称为“反规划”。恰恰是这种逆向思维,让圣博华康找到了创意园区与创意产业之间的契合点。 

  去年,圣博华康被武汉请去规划一家亏损国企的老厂房再利用。到了武汉,策划团队先看市况。武汉是个国企强盛的城市,大国企有自己的设计力量,若要做创意园区,引入创意企业的客户和市场在哪里? 

  专家们发现,那座厂房毗邻汉正街。汉正街是中国最大的个体户集聚地,小生意多,老板们起早摸黑赚些薄利。于是,一个服务于汉正街、帮助小老板们提升品牌形象的创意园区设想浮出水面。这个想法,与武汉正在筹划的汉正街升级改造计划不谋而合。 

  这个被命名为“江城壹号”的项目,包括文化时尚产业园和时尚休闲社区,用孙业利的话来说,就是要“引领时尚超前两三年,推迟夜生活两三小时”。江城壹号预定今年10月1日开张,目前已有30%租户签约。 

  撬动一个地区的创意产业,正是圣博华康规划、投资、运营创意园区的出发点。 

  上海“波特营”是圣博华康的得意之作,处于商城路和世纪大道的交叉点,一路之隔是高楼林立的小陆家嘴。两年之前,这里还是锦江集团属下的一个冷冻仓库。 

  “波特营能为陆家嘴做什么?”圣博华康副总裁励凌峰告诉记者,当初为陆家嘴街道做调研时,他们发现,在陆家嘴上班的有10多万金融白领、3万多金领,而为之量身定制的金融配套服务几乎是空白。 

  波特营的旧厂房,被改造成十几栋低矮的欧式风情小房子,暗红色的外立面搭配灰黑色的窗框,典雅而清新。引入的30多家企业的服务目标,指向了不远处的陆家嘴金融城。 

  在这里,有比EMBA更高级、专门培训董事长的“思巴达”咨询公司,有专为高端女性内外兼修打造职业生涯的“财智丽”培训企业,也有汇集了境内外顶级心理咨询师的“水爱”白领减压养生中心。顺丰快递也在园区设了个分支机构,专做金融数据快递业务。 

  每周六早上,“财智丽”公司内T型舞台上,一大群女白领在300盏聚光灯下尽情手舞足蹈,释放压力。培训、减压、休闲、亲子游戏,波特营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融精英商务之家”,年租金只有300万元的冷冻仓库,如今已变身年产值10多亿元的创意园区。 

  “为城市设计,为城市中的人设计,创意园区为创意产业而生,不再是一个空架子,而能真正融入到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商圈中。”励凌峰说,当他们每到一地拿出这种规划理念,当地政府都积极回应。由此,从上海起家的圣博华康,10年不到,就将创意园区开到了武汉、青岛、徐州、南京等地。 

从物业管家到服务集成商 

  一个成功的创意园区,除了定位准,还要有运营能力。与以往承租、改造、再出租的简单模式不同,作为园区的投资管理方,圣博华康既做物业管家,又做服务集成商。 

  为此,圣博华康旗下成立了12家专业服务公司,负责规划设计、招投标、物业管理、管理培训、园区广告等。集团员工200人左右,光咨询设计团队就超过一半。其中,80%以上为硕士,40%以上有海外教育背景。 

  有别只管物业不管创业的园区,这里的商户入驻前,圣博华康先不谈租金,而要对方将商业计划“拿出来看看”。孙业利说:“圣博华康要打造一个个创意产业的载体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入驻企业能够与园区一起快速成长。” 

  徐州“彭城壹号”项目,是圣博华康两年前投资运营的一个时尚休闲园区。一期招商时,跑来一个钢材老板,想把自己的“红跑车蛋糕世界”开进园区。圣博华康的专家到他的面包店转了转,发现设计颇为落后,管理也不到位。可是,对方死磨硬缠,非要入驻不可。 

  看中“钢老板”的这份决心,圣博华康决定“帮一把”。他们将“红跑车”经营骨干带到上海“85度C”面包店免费学习,再到公司总部培训3个月。回来后,“红跑车”焕然一新,园区店开得红红火火,更将连锁门店拓展到江苏的多个城市。 

  作为系统服务集成商,圣博华康为园区企业提供的是一站式“商务保姆服务”。 

  坐落于上海龙华的“2577创意大院”,前身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枪炮局及解放后的兵工厂。改造后,传递出历史质感的铁锈红配深灰色的老建筑,掩映在错落有致的四季植物中。现在,这里是新传媒产业集聚地,入驻了40余家传媒、广告、设计企业,年产值达6亿元。 

  花园式办公环境只是一个载体。目前,2577大院引进了徐汇区创意产业中心,建成了市场服务、人才交流、设备交易和展示发布等4个基础平台。开大会、作报告、样品展示,园区就能提供场地;入驻企业之间,经常开展各类交流、互通有无;遇到大型会展,园内企业会组团参与展示和推广…… 

  搭建供需之间的桥梁,不只限于园区内。去年世博会期间,人们看到的意大利馆建筑设计、世博交通导览图、世博护照、世博笑脸征集网站,还有市民熟悉的世博大礼包,这些产品的设计制作公司,都是从2577大院“飞出”的。其中,少不了圣博华康的牵线搭桥。 

  为了帮助园区企业延揽人才,圣博华康还投资800万元,在2577大院内辟出一处厂房,改建成“人才公寓”,给入驻企业作职工宿舍,配套服务一应俱全。 

  从“招商”转向“造商”,圣博华康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创意园区模式,不仅要土地增值,更要产业扶植和品牌升值,以创意园区为圆心,将服务辐射到一座城市的创意产业链。 

从收租的房东到入驻者的合作伙伴 

  作为现代服务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创意产业以“智力劳动”为特征,并非政府大投资就能造就,很多创意企业都是从三五人规模的工作室、小作坊起步。志同道合创业,初创期大多缺资金、没经验,经不起大风大浪。 

  正是认识到创意产业“小的是美好的”这种规律,圣博华康对入驻园区的那些微小企业格外珍视。 

  在每个创意园区,圣博华康都辟出500―1000平方米,作为“创意为内容、创新为手段、创业为目标”的“三创”基地,为有志青年提供一个创业孵化平台。 

  记者在波特营的“三创”基地看到,一个个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按天计费出租,入驻企业可以共享会议室等商务设施。“三创”基地还设计了导师制的“馒头(mantor)行动”,创业者听专家面授机宜,由导师搀扶着走上创业路。 

  圣博华康还承诺,公司不论大小,只要有成长潜力,都可以成为合作伙伴。成功先看人,有一个电视台女主持人下海来园区创业。圣博华康专家发觉她年纪轻轻做事干练,直觉敏锐,待人处事得体,很适合做公关策划。于是,便鼓励她与同伴创立一家广告公司,承包了园区所有的户外广告和活动策划。 

  2006年,军旅画家邓金楠在2577创意大院开了家 “无形”手工陶艺工坊,供白领们工作之余来捏个陶制品,把玩中放松身心。因为资金有限,租的场地很小,放下了工作台,制陶机器就没地儿搁了。 

  陶吧虽小,来玩陶艺的人却挺多。圣博华康的专家感兴趣了,陶艺坊能给园区增加艺术氛围和人文气息,不如扶持它做做大。于是,由圣博华康注资帮邓金楠重做形象设计,面积扩到60平方米,并在波特营开了分号。现在,陶艺坊不仅教授陶艺,还****艺术品,提供企�**ㄖ评衿诽掌鳎璨璋桑晌涮自扒囊恢稚桃的J健� 

  对于那些微小企业来说,园区是他们成长的平台,也是他们的市场。“只要有成熟的商业计划和合适的创业团队,都能与圣博华康合作。”圣博华康品牌经理王潇梵说,他们正打算将 “三创”中心开设到更多的创意园区,形成全国连锁的创业联盟。 

从“商业地产”到“知识地产” 

  当年波特营招租时,俏江南想进来开分店,爱马仕、三菱电器等国际大腕也相中陆家嘴黄金地段,提出开设企业形象展示馆,都被圣博华康一一谢绝。 

  如果把创意园区看作是 “商业地产”,招进几个大户,租金有保证,管理也相对简单。而且,一个创意园区只要地段不差、租金合适,相比那些商务楼宇,又有环境优雅、停车方便、24小时可开空调、办公楼独立形象等优势,招商并不难。但圣博华康不想只是“坐收租金”。 

  孙业利说,圣博华康想做的是 “知识地产”,打造的是“2.0版创意园区”。圣博华康的赢利模式中,三分之一的收益为房租和物业费,三分之一通过为园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获得,另外三分之一则来自投资、参股、合作,分享部分入驻企业的成长溢价。 

  挣脱了“租金高低”这个紧箍咒,经营创意园区时,便有了一份自在从容。自上海的波特营算起,圣博华康在各地投资的创意园区,都能做到当年建设、当年开业、当年招满50%以上租户。 

  江城壹号项目是武汉首个有互动体验的文化创意时尚园区,星巴克想进来却有些犹豫。怕生意做不出?没关系。圣博华康提出,可以出200万元品牌推广费,买下星巴克每天的基本销售额,最终打消了对方顾虑,也引来哈根达斯、粤珍轩、避风塘等众多追随者,招商形势大好。 

  3D时尚影院是江城壹号的一大卖点,由著名导演宁浩领衔的小马奔腾公司投资经营。但影院的投资回报期长,小马奔腾一看租金价格,有点发怵。圣博华康就提议,采取运营分成的合作方式,降低租金收费,一下子牵住了“小马”的笼头。 

  这种多元化增值的商业模式,化解了开业阶段的招商难题,也增加了圣博华康的成长弹性。租金只是固定收益,而服务于园区企业,服务于整个创意产业链,圣博华康的“产业蛋糕”则会越做越大。事实上,随着园区整体品牌价值的提升,租金反而容易上升。 

  为了更快地走向全国,今年,圣博华康正在制订园区标准化管理方案。比如,园区有保安员维护安全,却不要让进出的入驻员工看到;比如,新来的车辆进门,门岗会记下车牌和到访企业,下次光顾时门岗会主动招呼,等等。 

  据了解,到2012年底,圣博华康在各地经营的创意园区将达到20家,其中10家是输出管理。 

  最近,在为南京所做的一场咨询中,圣博华康尝试将南京科技园与德国帕西姆机场创意园有效对接,进行创意产业资源的“跨国界整合”。而孙业利的梦想是,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既集成服务也集成资源,从创意产业“外包商”变为“发包商”。
友情链接: 中国开发区协会  |   上海现代服务业研究院  |   上海文化创意联合会  |   备案查询  |  

[扫一扫、加关注]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889号C3幢3楼 咨询热线:18001896285 办公电话:86-21-58996072 网址:http://www.ssupcc.com

咨询策划|园区运营|产业服务|投资顾问

上海圣博华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11548号-1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二维码